制冷学报审稿
制冷学报社审稿
1-3个月
制冷学报社投稿须知
1《制冷学报》来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准确性及可读性。稿件应包含(按顺序):题名(一般限20个字以内)、作者姓名、作者单位(著录到二级单位,如XXXX大学XXXX学院)、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作者自行填写后,由编辑部补充修改)、文章编号(由编辑部填写)、英文部分(含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单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中文期刊要用中英文对照表示)、通讯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月,学历或职务,研究方向,邮编,地址,联系电话,E-mail)。双栏排版。
2《制冷学报》投稿时请写明稿件联系人、电话等信息。
3《制冷学报》文稿中图、表随文出现,标题中英文对照,插图及表格要精选。要求各图形符合制图规范,照片应选用反差较大、层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不画竖线,横线仅保留顶线、底线及栏目线)。
4文稿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要分清正斜体)和计量单位(单位符号用正体)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对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矢量、矩阵和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5文稿的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如1,2,3……;二级标题如1.1,1.2,1.3……,2.1,2.2,2.3……;三级标题如1.1.1,1.1.2,1.1.3……,2.1.1,2.1.2,2.1.3……;段落标题不要写引言或前言,也不要在引言部分前标注“0”或者“1”。
6参考文献应著录主要资料,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例如:内部资料、私人通信、报纸、待发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献序号应与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一致。文献著录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著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姓名用汉语拼音的著者,用姓名全称,不缩写;姓名用西文的著者,姓的首字母大写,姓与名之间空1字符,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如著者不多于3人,应全部著录;如为3人以上时,只著录前3人,后面中文加“等”,外文加“etal",著者间加“,"分隔。
凡属于中文期刊的著录项目,请将著录的条目后面加一个括号,在括号内将此条目翻译成英文,要忠实于原期刊英文名称等写法,不能随便翻译。并要求在参考文献中尽量多引用制冷学报上发表过的相关文章。
中文期刊参考文献条目格式举例:
[9]张三,李四,王小五,等.新型制冷技术[J].制冷学报,2007,28(5):35-38.(ZhangSan,LiSi,WangXiaowu,etal.Newrefrigerationtechnology[J].JournalofRefrigeration,2007,28(5):35-38.)受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要求将资助信息翻译成中英文对照,并力求准确。
7投稿约定
7.1稿件录用后,本刊收取版面费,并发放稿费,具体请见“《制冷学报》收取版面费有关规定”。
7.2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经本刊录用的稿件也将纳入此类数据库,并且本刊也与国外相关行业机构进行互相交流。经本刊录用的稿件将由编辑部统一纳入这些数据库或者作相应用途使用。本刊支付给作者的稿酬已经包含本刊及上述数据库(包括电子版和网络版)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收入此类数据库,投稿时请在来稿首页的显著位置作出书面声明,本刊将做相应处理。本刊商请投稿作者给予本刊自稿件发表之日起为期2年的专有出版权,如果投稿作者未作特别声明,则视为作者同意此项授权。
7.3编辑部对来稿文字和表述方式等部分有修改权,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来稿请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刊用,即赠刊物两册。
7.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自动接受上述约定。
8.本须知请认真阅读,以便作者的稿件能尽快得到审理并加以录用。
制冷学报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