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同时,店商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但中国的电子服务市场却逆势大涨,各种线上加线下服务得到了新一轮的市场与蜕变,由流量红利的争夺进阶为新生需求的挖掘,并逐渐成长为新消费与行业领域的主流。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中国网络经济的又一大趋势,各种新业态的又一次蓬勃发展,故而有必要探讨这种新业态存在的土壤,预测其今后发展的趋势与业态可能出现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对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宅经济;疫情;经济与消费理念转型;新业态;新生需求
自2009年“宅经济”一词在台湾出现以来,被使用的频率逐年增多,其背后所意味的是互联网经济的更加深入发展。然而,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方式的交易活动,是传统商务活动的升级形式。而“宅经济”,其主体更加注重“宅”,其理念将经济活动的服务主体的活动空间变得更加精简与明确。理念决定方向,思想指导行动。近年来确实发现了这一趋势,外卖服务,送菜上门,“宅经济”走出了“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真正的“从门到门”的服务。在此背景下,又经此疫情,看到了中国网络经济的又一大趋势,各种新业态的又一次蓬勃发展,故而有必要探讨这种新业态存在的土壤,预测其今后发展的趋势与业态可能出现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对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与解决途径。
1疫情刺激下“宅经济”发展现状
1.1更多的消费群体与需求介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并开始进行“封城”“封村”的短短一个多月里,又恰逢国人的春节期间,足不出户、被囚禁的消费能力与需求与随之转换为线上商品销量大涨的形式得到了重新释放与发泄。据拼多多平台统计,疫情期间,除了医疗、消毒用品需求大幅上升外,水果生鲜、方便速食、休闲零食、儿童玩具、棋牌娱乐等类目的商品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上涨。有关数据同时显示,2月每天有超过3万人到淘宝开新店,还有更多人把以前没有经营下去的淘宝“老店”重新开了起来。天猫国际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假期以来,进口厨房电器、食品原料等产品消费需求明显增长[2]。虽然暂时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可以提供明确显示,但也是可以知道,在总数变多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消费群体介入其中。而广东、江苏、河南等30多个省份、300多个城市的学校加入阿里钉钉“在家上课”计划,预计覆盖全国5000万学生[3]。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的在这一短时间内踏入新的领域,总总数据不一而明地指向了同一个现实结论:中国的网络经济极有可能在迎来2020新年代的同时,也获得新的井喷式发展。而因为量增大的同时,也迎来了质的变化。无他,消费与需求的习惯与方式改变,激发了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1.2新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强行介入企业与个人
线上办公求学,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私人医生+上门服务,产业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政策的下达、现实约束不能出门的现状,总总因素共同构成了,新业态也就由此而生。以线上办公与教育为主的钉钉为例,2月5日,阿里开发的钉钉,首次超过微信,位居苹果AppStore排行榜之首,同时企业微信升至排行榜第三。[4]在线医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以网络为载体线上结合线下的服务与经济发展方式获得了迅猛发展,不失为一大亮点。自1月18日以来,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娱乐与生鲜电商四大行业整体热度环比增长超100%,近30天远程办公需求环比上涨663%[5]。而在这个特殊时期里,也出现了一个特定的供求关系,即原本的“宅经济”下面的App等软件公司,从主动去开阔市场的“获客”变成了被主动寻找线上办公与供课的“供客”[6]。这催化了这一新业态与消费理念的成熟。而图1的一组数据也能看到移动办公化的成熟,预计未来办公形式将会得到新一轮的更新,“互联网+”这一形式的深度融合将以“宅经济”的形式再次体现。
2“宅经济”发展的存在土壤
没有什么是一蹴而成的,这里面往往有一个酝酿由量变到质变的趋势。而了解这些,对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雨绸缪的提供发展方案与解决途径具有指向意义。
2.1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时下的网络经济发展迅猛,更是与过去的筑基离不开关系。物联网、区块链、阿里云、5G移动通信等研究早在前几年已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并逐渐运用渗透于各行各业;购物网站、移动办公软件与线上教育等数字经济平台的孵化和成熟。2018年中国零售百强公布名单中,我国零售百强规模7.35万亿元,电商对零售百强企业整体销售增长贡献率为86.2%,较2017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是其主要驱动力[7]。这些都无一为进一步改造市场与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有着直接的推动意义,以马克思的辩证思维来看[8],这种良性循环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瓶颈的突破,但疫情的爆发,无疑加快了进程,必然是又一次经济与消费理念的转型与变革。
2.2产业转型存在潜在迫切性与可能性
Questmobile显示,2019年移动互联网流量池基本已达上限,季度活跃用户已经有11亿人左右,用户人数同比增速首次跌破1%。笔者认为,当下旧有的横向开发与利用互联网,一味地在原本的互联网产业上除旧布新已经是不合时宜。也有理由去相信,通过互联网流量池现状显示,在几个月之前,该阶段的“互联网+”开发程度,已经无法吸纳客户更多的流量,换而言之,“玩腻了没有新奇感”的旧有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而客户的潜在消费欲望与需求,互联网是没有去注意与解决的。手机不是越硬越好,所以诺基亚被时代所淘汰。这也说明了互联网时代,是时候向着纵向进军发展了。
2.3疫情变革了消费习惯与意愿
这次疫情,可以说是打破了习惯与利益固化的藩篱。如今的诸多线上加线下模式在疫情下的催生发展,可以说是一次接纳了,也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潜在需求。消费的另一大市场是习惯!要让客户群体进行习惯的更迭,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存在着试错成本与“青蛙效应”等经济与心理上的阻碍。一方面,不迫切性让企业与个人不需要,并非真正的刚需;另一方面,运营成本等投入产出间的滞后性让企业不太愿意去尝试。而在疫情的催促下,面对复工与求学的迫切需要,企业与个人双方都要去寻求变革与破冰之举。毫无疑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宅经济”各方面发展态势向好,而预计线上成本低、响应快等优势,线下网点将会加速缩量。诚然有些声音矛头指向用眼过长,电子产品需监护人陪同使用等弊端。但不能因此因噎废食,疫情期间确实有矫枉过正的情况,但“宅经济”按目前形势来看,只是“互联网+”的又一深化形势,绝不是只要线上而轻视甚至抛弃线下的行为。而在疫情期间为“宅文化”的培养创造了土壤,也势必会改变消费习惯与意愿的形式,反哺“宅经济”。
3未来新业态的发展建议
3.1平台技术的更新与跟进
由于涌入大量线上用户,近日许多企业开工首日,钉钉、企业微信都出现了崩溃的状况,包括无法接收信息、音视频会议卡顿等。虽然阿里云等公司也进行了相应的补丁与处理,但毫无疑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措施与平台上的技术仍然是很难满足需求,最多仍是强差人意。打铁仍需自身硬,而完善数字经济平台运行效率,满足客户的使用刚需,无疑是这一行业当下乃至将来的当务之急,谁能率先抢占技术的制高点,谁将在这一役中脱颖而出。
3.2整合业内生态
依靠“道路自信”,借鉴“一带一路”的“三去一降一补”,新业态不能如同共享单车一般一路“绿灯”通行,政府不能只是做市场的守夜人,还需做到宏观调控。要制定与规范新行业的标志,相关的法规也要跟上,减少先上船后买票所带来的试错成本,让新生态、“宅经济”尽快走上正轨。而不是仅仅解决疫情期间的燃眉之急,事后则抛诸脑后。要真正落实发挥其作用,做到让“互联网+”与店商经济内外联动,推动资本周转速度加快,从而发挥创新对建设现代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
3.3提高数字经济平台的特色性与效率性
钉钉、腾讯会员、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知到等线上办公与学习的平台App,数量过于繁多,各大平台分割同质的蛋糕,当然,这在行业发展的初期是合理的,但也容易出现“数据孤岛”,导致恶性竞争与资源过剩,这个将是未来出现的问题。同时其便利性也会大打折扣,一个大学生一学期要同时利用多个平台上课学习,疲于奔命,这在服务器不成熟的阶段时期其承载力有限,可以理解,但这也将迫使新业态中各个品牌的平台要迅速决定下自己的战略蓝图与发展方向,以便在后续的融资与竞争中迅速占领一席之地,而避免在大鱼吃小鱼中失去其原有的蛋糕与市场。
参考文献:
[1]券商中国.疫情对9776万个体户究竟冲击多大?大数据刚刚给出这两个数字,全国情况一目了然[EB/OL].(2020-03-01).
[2]“宅经济”火了,新业态来了[N].经济日报,2020-02-22.
[3]站长之家.阿里钉钉:全国30多个省份、300多个城市的学校加入“在家上课”计划[EB/OL].(2020-02-10).
[4]快科技.首次!阿里钉钉超过微信:登顶苹果AppStore排行榜第一[EB/OL].(2020-02-05).
[5]冯海宁.挖掘更多宅经济创新内涵[N].中国商报,2020-02-25.
[6]程实,高欣弘.疫情的长期影响:数字经济加速进化、重心下沉[N].第一财经日报,2020-02-25.
[7]2018年度中国零售百强名单发布[R].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2019.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谢镇劭